每個人朗朗上口的ABO血型原來有這麼多神祕,而我卻毫無知覺的把它當個小常識在教啊,我真是太對不起你了,紅血球之神!!
下面是筆記啦~因為我忘性這麼好(得意),一定不會記得的,趕緊貼一下囉(其實我連我貼過都會忘記)(更得意)
------------------------------
1.ABO血型是1930諾貝爾獎生醫獎喔
2. Landsteiner發現A、B、O(1900),Alfred von Decastello and Adriano Sturli 發現AB(1902)。
Ludwik Hirszfeld and E. von Dungern找出ABO的可遺傳性(1910~11), Felix Bernstein找出複等位基因遺傳模式(1924)
3.ABO血型抗原的原型為H抗原,H抗原的基因在第十九對染色體上,產物為H抗原為一種糖蛋白。
寡醣鏈為β-D-galactose, β-D-N-acetylglucosamine, β-D-galactose, and 2-linked, α-L-fucose
4. ABO血型抗原的基因在第九對染色體,共有7段exon
IA基因—把 α-N-acetylgalactosamine加到H上的酵素→A抗原
IB基因—把 α-D-galactose加到H上的酵素→B抗原
i 基因—IA基因的第261個核苷酸(G)缺失→轉譯框位移→提早終止轉譯
→無正常酵素→α-N-acetylgalactosamine加到H上→H抗原維持原狀
5.ABO抗原主要是接在band 3蛋白上,負責陰離子的通道(紅血球及集尿管)
6.出生時並無抗A及抗B抗體,一歲前發展完成。可能是來自於食物或細菌的抗原非常類似A及B抗原所引發合成。
一般認為抗A抗體的起源是由流感病毒上的抗原引發,該抗原非常類似α-D-N-galactosamine
抗B抗體的起源則是針對格蘭氏陰性菌(如大腸桿菌)表面抗原,非常類似α-D-galactose
流感病毒離開細胞時,會利用寄主細胞膜形成套膜,其上之抗原便會被帶到其他個體。
若新寄主為不同血型,具有相對應的抗體,便會攻擊病毒,使病毒無法繼續作用,寄主因此得利。
以此假說,血型基因是受到negative frequency-dependent selection。當基因越稀有,在族群中能因此得利的機率越高。
7.抗A及抗B抗體為isoantibody,是針對isoantigen的抗體。亦即同種個體間會有不同的抗原
8. A及B型人體內的抗A及抗B抗體通常是IgM類型的抗體,無法通過胎盤。O型人體內的抗體通常是IgG類型的抗體
9.ABO的六種等位基因
A
▪ A101 (A1)
▪ A201 (A2)
B
▪ B101 (B1)
O
▪ O01 (O1)
▪ O02 (O1v)
▪ O03 (O2)
10.假說一:IA最早演化出來→缺失→O→IB
此假說與三種基因頻率的高低一致,也與早期人類遷徙的路徑相符。
例如: IB 在亞洲非常普遍,但在西歐後裔中則非常少見
11.假說二:ABO的演化中至少發生了三次獨立演化,產生了四個支系,從古老到晚近依次是 A101/A201/O09, B101, O02 and O01.
12.北印度及鄰近的中亞地區中,B型比例最高,往東西都是漸減。一般相信美洲及澳洲原住民族群中應該原本完全沒有B型個體
13.與非O型人相比,O型人罹患扁平上皮癌的機率低14%,罹患基底上皮癌的機率低4%,罹患胰臟癌的機率也較低。
B抗原與罹患卵巢癌機率高有關。A型人罹患胃癌的比例較高,O型人最低
14.A型大約有二十多種亞型,但是99%是A1及A2型,輸血時可當作是同一型
15.孟買血型:不表現H抗原,會製造抗H抗A抗B抗體。
即使接受O型的血球,也會與血球上的H抗原結合,因此只能接受同樣為孟買血型的紅血球,但是可以當作O型捐血者。
16.利用細菌酵素glycosidase可以將A抗原及B抗原移除,轉變為O型血。但是無法處理Rh抗原,因此必須使用Rh陰性血
17.ABO基因的演化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