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的關西馬武督研習說起來就有感覺。因為,這個研習早在報名時間開始之前就額滿了,妙吧!
名單一看就是來自全省各地的生物老師,但是對我來說,想要參加這個研習是因為採集地點就在新竹,是可以用來加入教學的地點(雖然敝校也沒有什麼課可以帶學生出去)。

這次的研習主要是黏菌的採集,地點是在關西金鳥海族樂園旁的椴木香菇寮。在前一周我就
跟阿簡去鹿寮坑的香菇寮探險黏菌總是令很多生物老師害怕,因為黏菌既不能吃又不能用,也不會引起疾病,不要說引不起學生的學習興趣了,連老師自己也是對黏菌只有模糊的概念而已。

不過呢,阿梅之前在師大生命科學系有帶過植物形態學實驗,可是足足跟阿菌們混了兩年,對名字中有"菌"的夥伴們總是覺得很親切,走在野外的時候,目光也總是會放在枯枝落葉上,搜尋阿菌的蹤影。

看看這個在我食指指尖的鳥巢菌就知道我的眼睛有多厲害(仰天長笑),很小吧~~

話說上週日超熱的下午三點,我們毅然決然的坐進像烤箱一樣的車子往鹿寮坑出發尋找黏菌。有了上週的經驗所以這次去馬武督就知道要準備什麼啦,有蓋的盒子和鑷子可以拿來採集黏菌,另外一個很重要的就是防蚊液。
準備了相關的雞絲頭,在鹿寮坑我們看到很多的變形體及子實體。
黏菌到底黏在哪裡,看這個就知道了。

研究所時代的恩師-風流倜儻又幽默風趣的黃生老師在"台灣常見的黏菌"一書中有提到,黏和菌是分別形容生活史中兩大階段的形態。
"黏"指的是行吞噬作用的營養體(原生質體)時期,沒有細胞隔膜、多核。
"菌"指的是產生孢子的子實體,有各式各樣的類型(請看文章最後的圖片)


左圖紅團網菌類
右圖鵝絨菌類

這些全都是在兩堆採收完的椴木堆中找到的
這次去馬武督的香菇寮其實心情有一點激動的,因為得知這個香菇寮是位在金鳥海族樂園旁邊。
我對金鳥超有感覺,因為在國小、國中階段的一段時間中,很多個周末都是在金鳥的山泉泳池度過,現在想來還是個便宜又方便的帶小孩方式。

這個在山中的海族樂園當年的招牌是海獅表演,也因此標誌就是隻海獅頂著球。現在看來頗有荒煙漫草的感覺,倒是不知道當年我所看過的海獅們現在在哪兒呢

在旁邊的路口轉上去就是香菇寮啦,一大排採完香菇的椴木被堆在路旁。雖然蓋了塑膠布,但是旁邊完全沒有遮陰,還滿乾燥的,而且段木的腐爛程度看起來也沒有我們上週在鹿寮坑看的那麼高。
果不期然這邊的原生質體少多了,就子實體來看也沒有這麼多種類。
但是最基本的髮網菌還是有的,輕輕一吹就有大量的孢子飛到附近的椴木(還有我的相機上)
鵝絨菌也是有,放在顯微鏡下看真的是晶瑩剔透,有夠美。
唯一一種之前沒看到的就是這個,是不是粉瘤菌類的黏菌呢?還沒熟時是漂亮的粉紅色,成熟就變得灰撲撲的,破掉了。
這隻鬼艷(?)小姐剛剛羽化的感覺,還暈頭轉向的樣子。差一點就頭下腳上的摔下去了。


還看到這位天牛媽媽在找地方產卵

兩隻蝶停在月桃的蜜腺導引上。月桃的蜜腺導引不是花瓣,而是兩個雄蕊特化而成的,所以月桃中只剩下一枚雄蕊來執行形成花粉的功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