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內容請至新網站

所有跟教學直接相關的文章都移到
阿梅的生物圈一號
包含教學計劃、講義及投影片。
陸續新增中喔!

2006年10月29日 星期日

20061029 從虎克到細胞學說


星期日, 十月 29, 2006



不論是國中一年級還是高中一年級 生物課本的開端總是虎克利用顯微鏡觀察軟木栓 然後就直接提到幾位科學家提出細胞學說了 好像是看到了細胞後 就不費吹灰之力的歸納出細胞核細胞膜細胞質是所有生命的基礎一樣


哪有這麼簡單 延伸閱讀裡的文章來自於tp://seed.agron.ntu.edu.tw/civilisation/PlantHistory/scihistext7.htm


有興趣可以連去原始網頁看喔











實驗植物學的歷史素描



Hans Meidner




原載:郭華仁(譯) 1987 實驗植物學的歷史素描(七)。科學農業 35(9/10):284-286. 



 





素描()


 


素描一至六曾詳述十九世紀中葉以前,實驗植物生理學的發展,特別強調整株植物的功能。與之平行發展的細胞學研究對植物生理學者的實驗工作影響甚大,並且提供為爾後生化學的基礎,因此特在此處予以討論。


 

細胞與組織結構方面的進展


有如D'Arcy Thompson1所觀察到的,細胞理論起步早而進步緩慢。其萌芽始於培根、Hooke、Grew、Malpighi(素描一已提過),以及墊基於萊布尼茲單子論(Monadology3)的一些思想家4。以下要描述的實驗家則將細胞理論很清楚地表明出來。


我們現在知道細胞在植物(包括動物)生命上佔有很基本的任務。但是在考察我們如何知道的歷史時,必需牢記於心的是,在十九世紀初葉,前人在認知植物構造要素的發育、分化上,曾做過的偉大進步。此等有關細胞形態與組織解剖的詳盡研究,便成為細胞理論的基礎。

 


Robert Brown


細胞理論能夠發展的最大原動力,可能發生於1831年。該年,Robert Brown(1773-1858)指出,每個細胞皆有一個核,懸游於基質之中,並沒有連接細胞壁。雖然Brown以顯微鏡詳細地觀察,特別著力於生殖過程的探索、分類及研究,他也在文章中對細胞核以及其移動的現象加以論述。這個現象後人稱為布朗運動5,乃是植物學家對物理學所做過唯一最基本的貢獻。

 


Schleiden


Robert Brown熟悉歐陸同時期有關植物學的研究工作,曾特別造訪德國植物學家Matthaus Jakob Schleiden(1805-1881)。此人充分瞭解Brown的發現甚為重要,他與動物學家Theodor Schwann6曾共同為細胞的理論墊基。Schwann於1838年在法國科學院演說時即提到細胞理論一詞。


Brown曾論述細胞功能中細胞核的任務。Schleiden將其觀點再加以琢磨,並且認知核在「新細胞源自既有的細胞」的重要角色。括弧中的詞句乃是Rudolpf Virchow7在1859年所提出的。Schleiden也參與蛋白質功能的理論。蛋白一詞乃是荷蘭化學家G.J.Mulder利用碘染色法鑑定後,在1838年所提出的。這個技術也曾被Julius von Sachs(見素描六)-與Schleiden同時期的學者-利用做成他稱為碘試片(Jodprobe)的照片,用來很確定地顯示葉綠體內存在有澱粉。


Schleiden在解釋細胞形成的過程時,錯誤地假設新的細胞核通常著生於細胞基質外的細胞壁上;增大之後才由自身的細胞壁所包圍。這個錯誤的看法由Franz Unger(1800-1870,維也納植物學教授)及Hugovon Mohl(Tubingen的教授,見素描八)做局部的修正。Mohl曾研究細胞分裂,並且描述過細胞壁形成的過程,但卻忽略了過程中核的角色。最後在Freiburgim-Breisgau工作的瑞士植物學家Carl Nageli8確認核分裂早於細胞壁的形成,終於將整個事件予以澄清。


  然而,Schleiden在細節上的錯誤,不會損及他突出的貢獻。他是細胞理論的開山始祖,強調細胞是一切有機體的單位結構,不但具有獨立的角色,統合起來又成為完整的有機體,而細胞核則必定參與新細胞的產生。Schleiden的脾氣似乎受覆無常,因之招惹多人誹謗;然而,較細胞理論貢獻更大的是,他亟力鼓吹放棄生命力(vital force)的觀念,將作用於所有物質的物理、化學力量歸於正位,因而影響一般的科學思考。他也有功於揚棄自然哲學9,而發揚康德10的批判手段,認為科學的假設應該反覆地接受觀察與實驗的確證與反駁。


 

細胞質


細胞核的角色一旦確認,學者便轉而注意到細胞內其他的東西。Hugo von Mohl將之稱做原生質(protoplasm)。這個名詞的前身為捷克動物學家Jan Evangeliste Purkinje11(1787-1869,在布拉克研究,乃是Julius von Sachs的老師)所創用。Robert Brown曾在他的文章中同時指出原生質流的規則本性,以及布朗運動的逢機特點;這兩種運動根本不相同。然而原生質流並非是新發現。Bonaventura Corti(1729-1813,Bologna植物學教授)曾發表過在水生植物(1774)與陸地植物(1776)中該現象的詳細研究。Amici(見素描五)也曾在1818與1823檢討過胞質環流(cyclosis)。然而其意義要等到原生質成為研究的焦點之後,才可能明確。Schleiden也曾再次地將胞質環流詳加探討。


  Nageli與Dutrochet


對原生質特性的認知,Carl Nageli有其貢獻。他利用細胞化學測法來顯示原生質主要的成份是含氮化合物,他也強調原生質的液態性質,有別於細胞壁纖維素的固態性質(他也利用染色法來鑑定細胞壁)。他並且預設原生質的構造是聚分子團(micelle)。同時期,Thomas Graham12(1805-1869)將膠體的特殊性質予以確定之後,原生質很快地就被認為是具有膠體的物質狀態。與此有關而值得一提的是Joachim Henri Dutrochet(1776-1869)~由醫生轉行的植物學者~ 有關滲透作用的系統化探討。這個名詞(osmosis)乃是他創立的。他假設滲透作用發生於由膠體系統產生的有機膜,並且設計儀器來測量滲透壓。以蔗糖溶液為主要試驗材料,Dutrochet查知當這種膜將兩邊濃度不等的溶液隔開時,就會發生滲透作用;滲透作用純由物理力量,而非生命力量所造成。


  滲透過程一旦澄清,Dutrochet的工作便成為探測整株植物及單個細胞的水分關係的物理化學基礎,因此Hugo von Mohl及Wilhelm Pfeffer等才能做出特出的探討。這些留等下期敘述。


 


 



譯註:


1.D'Arcy Wentworth Thompson(1860-1948)蘇格蘭動物學家,曾提出有關演化的理論,認為物種的演化可能是整個個體的主要改變,而不是各部位小改變的累積。


2.Gothfried Wilhelm Leibniz(1646-1716)德國全才學者,在哲學、數學、邏輯、機械學、地質質、法學、史學、語言學及神學等領域皆有所成就及影響力。並且長期參與政治活動。在數學以發明微積分貢獻最大。萊氏交遊的鴻儒甚廣,例如他曾在倫敦見過波義耳,在荷蘭見過Leeuwenhoek、Swammerdan。他更經常與當時在中國的傳教士連繫,由之得識中國文化,在後期更潛心研究中國哲學,並介紹給西方學術界。論者以為他的有機體觀念,可能源於宋朝理學。據說他還曾申請入籍中國,可惜為康熙王朝所拒。


3.Manadology,萊布尼茲哲學代表作,用以解決笛卡爾心物二元論的難題。萊氏將宇宙的組成基本單位稱為單子(monad)。單子本身互相獨立,卻可透過中心單子溝通;單子表面似乎是機械性,但就體而言卻具有目的性。因此論者以為西洋近代科學所墊基的有機體哲學應追溯自萊布尼茲。


4.例如Schleiden與Schwann提出細胞理論後,德國生理學家Johannes Peter Muller(1801-1858)將細胞稱做「有機單子」。按Muller除了生理學的貢獻外,尚培養出許多傑出的科學家,如Schwann、Virchow、及Helmholtz。


5.Brownian movement,指物體經常在微小的,逢機的向各方面移動。Robert Brown(見素描五)於1827年觀察 Clarkia pulchella 花粉內部含有在移動的顆粒,他以為顆粒具有生命力,但無機的染色顆粒,亦可做類似的移動。布朗運動的原理,在1860年代為理論物理學界所重視,例如 Maxwell-Boltzman 的氣體動力理論,便是在討論氣體分子的逢機碰撞。而愛因斯坦(1879-1955)在1905年提出的三篇名著當中,有一篇就是以數學來分析布朗運動。他假設顆粒的逢機移動是由於顆粒所在介質(如水分子)的衝擊所致,而顆粒在水中移動的路徑部份受到水分子的大小所左右。由此推論,法國物理學者 J.B. Perrin 在1908年運用連續攝影機和顯微鏡,來觀察橡膠顆粒在水中的動態,不但印證愛因斯坦的方程式,而且也首次證明原子或分子的存在。布朗運動的數學不但影響近代量子學甚鉅,在純數學上,目前也延伸到有關 Stochastic process 的研究。


6.Schwann 德國生理學者,於1834年分離出 pepsin,是人類從動物體備製成功的第一種酵素。他也創造了代謝作用(metabolism)一詞。


7.Virchow,(1821-1902)德國病理學者,以開創細胞病理學聞名。細胞理論到他手上才算建構完全。


8.Nageli(1817-1891),瑞士植物學家。在科學史上,他最偉大的錯誤是,沒有足夠的眼力來鑑賞生物學偉大的著作。孟德爾在地方學會上發表他的雜交結果,並沒有引起注意,於是他把文章寄給Nageli,冀望得到他的賞識,但Nageli只寫了一些簡短的評語,就原件退還給孟德爾。


9.Nature philosophy:十九世紀在德國興起的學派,認為生物由生命力衍生而來,無法用科學方法來完全瞭解。此學派也反對達爾文的進化理論,而Schleiden則是德國最先接受達爾文理論的學者之一。


10.Immanuel Kant(1724-1804)德國哲學家,1781年發表「純粹理性批判」,用來探討人類知識的來源。


11.Purkinje 把卵中具生命的胚稱為 protoplasm(原生質),其希臘原文意思是第一個生成的意思。


12.蘇格蘭物理化學家,以研究氣體擴張聞名。













[回覆]


從以上的文章來看.以反派的觀念來看.真無聊~去發現什麼細胞阿.沒事要花一堆時間去研究出來這些東西.害我們要讀一堆在生活上比較用不到的事[此句是說好玩的].假如一個現象不能對應.整個報告在這上面花費的時間與金錢不都白費了嗎.~~~~~~~但如果以正派的方向來看.我會說真是太有毅力了.研究這些的人真偉大%雖然在日常生活中較用不到太多.但再科學醫學上是有大大的幫助.可以使醫學器具更加升級.在生物體上也有很大的幫忙.像是哪些器官做什麼用?!?哪些器官很重要?!!?哪些器官是不可或缺的呢?!?!?而且那些研究失敗的報告也奠定一部份的基礎.那些錯誤的可以一點一點的修正過來[可是一各細胞核相當於一個足球場上的一顆足球也太誇張了那人體有幾個細胞阿]!!!!總而言之我的論點是研究這個絕對是有益無害的!!!!!!!


Comment by 23 (11/23/2006 03:33)



[回覆]


這些研究怎麼會在日常生活中用不到呢
比如說 高速公路上的路標為何都是綠色為底色?
因為是神經細胞對綠色的感光效率最高
這個如果沒有細胞的知識作背景 就研究不出來啦


Comment by 阿梅老師 (11/23/2006 16:09)


20061029 請問達爾文先生


星期日, 十月 29, 2006



人變成偶像總是會被狗仔盯上


自從達爾文變成一代宗師(而且死掉)後 從小到大的表現都被拿來給大家檢視 給朋友家人的信件還被出書 這樣的事情如果換成是你我 一定會抓狂吧


達爾文不是出生就懂得天擇說 達爾文也不是從小就很偉大


達爾文的小時候也跟你我一樣 讓爸媽抓狂



小時候到底怎麼過的


請看


http://www.math.ncku.edu.tw/~mse/acquaintance/i24901152.pdf






[回覆]


哈,真巧。
前幾週,我才剛看完一本小說"達爾文的陰謀"
內容真實與虛構參半,發現不少東西大學上演化時,老師就講了不少了....


Comment by littlestar (11/04/2006 03:16)


2006年10月27日 星期五

20061027久等了~基礎生物2-8動物界投影片檔案


大家久等啦,其實我這個星期過的很愉快耶


投影片在延伸閱讀裡 這個投影片檔案裡有一張我很喜歡的照片喔


猜猜看是哪一個~~~~~~~~~~~~~~~



大家好照片這邊是2-8動物界的投影片,請笑納吧






[回覆]


是針鼴嗎?


Comment by sjanjan (01/29/2007 13:00)


2006年10月21日 星期六

20061021地球科學:氧氣為什麼遲到了?


星期六, 十月 21, 2006



在以前的基礎生物曾經有提到地球上生命起源的過程


在地球剛形成的時候 大氣及海洋中的氧氣含量是很少的 因為劇烈的化學反應幾乎讓氧氣無法存在 所以地球上的生命在初期時面對的是一個沒有氧氣的地球


沒有氧氣 除了不能像我們現在一樣行呼吸作用外 最重要的是無法形成過濾紫外線的臭氧層 所以地球上的生命一天到晚就被超強烈紫外線照到一直突變 一直要等到有藍綠菌演化出來後 不斷進行光合作用 才慢慢的有氧氣的累積 慢慢的有臭氧層


將紫外線遮掉一大部分的結果 就是地球上的生物突變的機率少了 也就是演化慢了下來 也因為大氣及水中的氧氣含量上升 地球生命的演化才慢慢的朝向與氧氣和平共存 甚至利用氧氣的方向


如果沒有氧氣累積這一招 你我現在可都是吸甲烷的呢~~~











Sciscape新聞報導

[Oct 15, 2006]


地球科學:氧氣為什麼遲到了?



編輯 JR 報導

英國科學家根據最新的模式結果指出:即使有行光合作用的微生物存在,地球早期大氣中的氧含量仍可不斷上下變動,直到氧含量有機會突破臨界值,並能維持足以有效遮蔽紫外線的臭氧層後,大氣中的氧氣量才得以大幅提升。


含氧大氣的出現與地球生命的演化息息相關,科學家對於氧氣在地球歷史上登場的時間已有共識:一般認為氧氣在20億到24億年前,開始在地球大氣中佔有相當的份量。然而,這距離藍綠藻最早出現的時間-27億年前,卻足足晚了最少3億年。英國安格里亞大學科學家Goldblatt et al.替遲到的氧氣提出了解釋,論文【註1】已發表在10月12日出刊的Nature上。


Goldblatt et al.建立的數值模式中,計算大氣與海洋中的氧、甲烷與碳在光合作用、產生甲烷的代謝作用與甲烷氧化作用反應下的時間變化。結果發現即使有光合作用存在,低氧量的大氣仍可穩定存在很長的時間,若氧有機會增加【註2、3】,並且使氧量超過臨界值時,產生維持足以有效遮蔽紫外線的臭氧層後,才能使大氣中的氧氣非線性的大幅增加。


因此,光合作用的存在,未必造成一個富氧的大氣環境或抗紫外線的臭氧層。我們何其有幸,擁有兩者。除此之外,未來在其他行星搜尋生命時,僅僅分析大氣成分是不夠的,還需要更多的證據。



本文版權聲明與轉載授權資訊:









[回覆]


以前一直以為地球有氧氣.生物.山頂洞人.恐龍.這些印像都是在小時後的卡通,但是,到了國中才知道以前的地球是顆大大火球....連半個生物都沒有,而是經過長期的隕石撞擊等作用,在經過植物的光合作用才有大氣層and氧氣..經過那麼長的歲月才有這樣的結果,活最久的生物應該莫過於噁心又髒的蟑螂吧!其實蟑螂本來都是生長在乾淨的地方,而且也吃樹葉,還不都是因為人類的關係,所以蟑螂才會變的那麼髒 ... 我還能活在這真是幸運呢!還不都是因為經過長期的演化,才會有一層大氣層,我們人類and生物才不被紫外線照射而突變....真希望現在的人啊!別再破壞大氣層嘍!要不然我們會變的像外星人...南極冰川會被融化,我們的地球就會變成水世界啦!!!!!而長期的演化也沒結果嘍!


Comment by 吳金? (11/23/2006 07:03)



[回覆]


哇~又知道一個新知識啦^^原來氧氣跟臭氧層是如此的有關係啊~以前都不知道耶~原來氧氣並不是一開始就有的,而且原來氧氣是藍綠藻經過演化光合作用而慢慢累積來的~那要多久才有現在的氧氣跟臭氧層啊?真是無法想像~而且也想像不到沒有氧氣的日子~哇~太可怕了!但現在地球越來越不漂亮,正就證明了我們人類沒有好好愛護他,在這樣下去地球真的會不見啊~希望每個人類都有愛護地球的心,不然到時地球不能住人了,我們又不能搬到別的星球住,那人類也就沒有救了~


Comment by 黎玫均 (11/23/2006 06:19)



[回覆]


以前在學光合作用的時候就覺得怎麼那麼麻煩押!不過現在想想其實光合作用是很重要的,要不然地球哪會出現這麼多生物呀~~當然也不會有人類啦!還有藍綠藻也是...看起來那麼不起眼,在做分類的時候也是麻煩的要死每次都不知道要把它分到哪一界去,不過它也是很重要的,它可是世界上最早出現的生物ㄟ~所以呀!這些生物的重要性都不容小覷。就像我很討厭螞蟻,覺得他在這是上根本就是廢物嘛?活著幹麻?不過也許哪天又會發現其實牠也是有自己的重要性在的。我在想..現在的人類那麼會破壞地球,等到臭氧層被破壞的只剩下一點點的時候紫外線過強,人類真不知又會演化成什麼樣子喔!?搞不好再過幾千年人類就不存在了也說不定~~


Comment by 孫昕麗 (11/23/2006 03:55)



[回覆]


以前一直不知道地球原本是沒有氧氣的 還以為是地球原本就有大氣層 然後才慢慢的演化出生物和植物之類的 結果上到有關於大氣層和光合作用能製造氧氣時才明白 原來地球跟其他行星一樣嘛 只不過它在演化的過程中 慢慢的幫日後的生物創造了一層保護層 也就是大氣層 真難想像沒有大氣 地表生物因為直接照射紫外線而突變 搞不好~以前的地球 在其他星系的生物眼中 都是外星人勒 或許到現在 我們搞不好都是長的最奇怪的生物 所以大氣層壓 真的是超重要的 所以人阿~~還是要好好的保護這個星球 要不然 以後就真的是火星人嚕


Comment by 陳韻全 (11/22/2006 15:19)


20061021聽沙丘在唱歌





去下面這個網頁可以聽到世界各地的沙丘唱歌喔


http://www.lps.ens.fr/~douady/SongofDunesIndex.html


(閱讀全文)




20061221懷孕的男人--真是個人吃人的世界啊


星期四, 十二月 21, 2006



屬於極其罕見的特殊病例--寄生胎。哈吉特的母親本來懷的是一對雙胞胎,但兩兄弟相爭,哈吉特大獲全勝,將兄弟"吃"進自己體內。


請繼續看影片!!!


據美國各大媒體昨天報道,印度那格浦爾市男子桑朱·哈吉特的肚子曾經腫得像懷了9個月身孕。7年前,當醫生准備通過手術去掉他的"將軍肚"時,卻從中意外的取出了一個"胎兒"。這個"胎兒"和他同歲,在他腹內住了36年。

1999年的一天晚上,36歲的哈吉特肚疼難忍被送到醫院。醫生認為,他的胃裡有一顆巨大的腫瘤,決定給他進行手術。主刀醫生阿傑·梅塔稱,隨著他切割的深入,大量的流體冒了出來,然後,一個不同尋常的東西顯露出來。"讓我震驚和恐怖的是,我能與裡面的一個人體握手。"

梅塔說,在哈吉特的胃裡有一個奇怪的、半成形的人體,他的四肢發育良好,指甲很長。"我們都感到非常恐怖,也很困惑和驚訝。"

梅塔取出的其實是哈吉特孿生兄弟的變異體。醫生說,這屬於極其罕見的特殊病例--寄生胎。哈吉特的母親本來懷的是一對雙胞胎,但兩兄弟相爭,哈吉特大獲全勝,將兄弟"吃"進自己體內。哈吉特出生後,其兄弟仍然頑強地在其體內寄生了許多年,直到他長得過大,危害了宿主。根據有關記錄,全世界只發生過不到90例寄生胎,而此例的奇特之處在於哈吉特"懷"了他的孿生兄弟36年。

哈吉特說,在手術後他如釋重負,但他並不想知道梅塔做了什麼,也不想看看梅塔拿出了什麼。在手術後,哈吉特的疼痛和不能正常呼吸的症狀消失了。

對醫生來說,這算是一個醫學奇跡。但對哈吉特來說,這個寄生胎給他帶來了無盡的煩惱和羞愧。村裡的人經常嘲笑他,說他好像懷孕了。不幸的是,他們多少說對了。今天,哈吉特已經過上了正常的生活,但有時還受到嘲笑。梅塔說:"他們仍然奚落他,說他做過手術,生了一個嬰兒


請看影片 真是讚透了
http://www.yourdailymedia.com/media/1141557655/Man_With_Baby


以上資料來源


http://forum2.gamer.com.tw/C.php?bsn=60076&snA=152269&locked=F&tnum=26&subbsn=0&Bpage=1






[回覆]


去年中國大陸也有一例。不過比較悲慘。


那個男子拿掉胎中胎後,患了疑似產後憂鬱症,自殺了。


Comment by 惠如 (05/24/2007 17:42)



[回覆]


在胚胎形成的初期,我們都經過許多次變形。
我猜他弟弟是在胚胎早期就被包覆在他的腹腔中的。
而且他是附著在腹腔器官外面的喔,不是在消化器官裡面


Comment by 阿梅 (01/07/2007 10:59)



[回覆]


當醫生"准"備通過手術去掉他→錯字
-------------------------------------
哇 真是夠噁心了= =


有個問題....
他當出是怎麼把小孩吞下去的呢??
不會被消化嘛??


Comment by 保某 (01/02/2007 12:11)



[回覆]


天阿...
以前只有在電影才看過去!
沒想到竟然真的有==a


Comment by 喵 (12/23/2006 07:32)



[回覆]


話說我去看醫生的時候,手裡拿著這本小說,
醫生就問我小說寫什麼,我就說了雙胞胎吃掉另一個的寄生胎,衍生出來的故事....
他就說這有點不合理耶~
我就跟他講了這個報導,和影片中的內容!
他就說,這應該叫"tetrafoma"
接著就到美國醫學期刊網站翻了一堆PAPER給我看~
其實就是一種腫瘤,很像胚胎一樣一直發育下去
所以他們DNA會是一樣的。


Comment by Littlestar (12/23/2006 03:36)


2006年10月17日 星期二

20061017生命科學第三章投影片



20061017基礎生物2-6投影片



2-6 菌物界


菌物界雖然也有"菌"這個字,可是跟原核生物界中的細菌可是差的遠呢


所以在這邊要特別注意,菌物界是真核生物,所以真核生物該有的大部分都有


而菌物界的生物在我們的生活中隨處可見喔





20061017上次說的細胞音樂





韓阿梅老師夥同某位老師想辦法讓你在這邊就聽的到喔


請下載播放器及檔案後,用播放器播放檔案囉(像不像繞口令)


播放器


細胞音樂檔http://www.ctsh.hcc.edu.tw/~tmayhan/harvard.flv





2006年10月16日 星期一

20061013自然科藝能科聯合研習--樹火紙博物館


星期一, 十月 16, 2006



期待已久的段考終於到了。考試永遠都是學生的地獄,老師的天堂



看這些老師高興的,我們要去樹火紙博物館喔http://www.suhopaper.org.tw/


段考的第一天,敝小科與藝能科相親相愛的前往台北做紙的研習。別看紙博物館好像跟藝術很相關,其實跟物理化學生物才是密不可分呢。

首先,做紙的原料可以是樹皮、可以是草、可以是牛糞!只要裡面有厚壁細胞所形成的纖維就可以了。但是能夠有豐富纖維的植物到底有哪些,台灣常見的構樹就因為超適合做紙,搞得連學名裡都有paper這個字呢。想想看,若是沒有這些 維管束植物身體裡的厚角細胞、厚壁細胞及維管束們,不管是多香辣多帥氣的照片,可都沒地方擺呢。



聽館方人員在解說的時候,每一位老師當起學生都超級認真的,很活潑很有反應。解說員需要有人示範時,也有老師自告奮勇(同學們,真希望你們也是這樣子)



聽完說明,換我們來實作啦。大家面前的四窟水裡有打好的紙漿纖維,我們還加進了茶包的茶葉粉、還有彩色尼龍繩(我覺得挺好,可是大部分的男老師都覺得髒髒的很難看說)。這個時候的我估計正在後方水泥椅子上休息,因為太餓了。




在大家都很認真的實作手抄紙,我則在熟悉又陌生的台北街頭尋覓我的早午餐(早餐和午餐都有吃的時候,中間那餐也叫早午餐嗎?)兩個御飯糰下肚後,我才能靜下心來繼續和大家一起團體活動。接下來的團體活動什麼呢?


去師大對面,台電勵進餐廳吃酸菜白肉鍋啦。


這家酸白鍋我可是從大學吃到現在(算算已經有十年了耶),每次去都會有帶著白色帽子的阿伯跑來告訴我們要怎麼吃才好吃。有一次我們一桌全部都是女生,只有一個男生去吃的時候,他就一直跑來跟唯一的男生說"唉呀你好幸福啊"


而這次呢,阿伯諄諄告誡男性老師們"要熱情~~!!"



我特別放了兩張有阿伯的照片,因為他跟十年前一樣喔。十年前我記得他就已經70多歲了呢。


遵從阿伯的指示,我們很熱情的開始進攻桌上的東西,看看左邊這張照片,大家都很有殺氣吧。而右邊這張照片是同時拍的喔,已經攻擊完畢收工了耶。



至於為什麼會這麼快就鳴金收兵呢。都是下面這兩位一直在起鬨啦







[回覆]


呵呵~~~沒想到竟然可以把拍到的照片描寫得這麼精彩,真是太妙了 XD
至於最後那兩位,唉唉~~~~聽說雙方已經跟很多人喝過交杯酒了...


Comment by Julia (10/16/2006 13:40)



[回覆]


玩的太高興 害我今天monday blue很嚴重


Comment by 梅子 (10/16/2006 16:02)



[回覆]


現在幾乎家中都會必備一台電腦,更瘋狂的甚至會有數台電腦,是很方便啦!尤其對於數位學習ˋ製作報告等等,是很有效率的,可以在電腦中反覆查驗後,確認無誤再列印出來,使我們更有效的用紙,節約用樹木製作而成的紙張.雖然如此,但是我還是對於在紙上執筆書寫深深的著迷,那種由自己一筆一畫刻印出來的感覺,是用鍵盤打字無法取代的.以前會覺得用全新純白的紙張會很高興,因為可以讓想像揮灑在無邊的白垠世界中,可是隨著成長,發現用再生紙雖然不是那麼的潔白,卻也可以讓自己盡情揮灑,希望讓自己在任意舒發心情的同時,也能減少一點點數目的砍伐.而且我還從朋友那知道製作再生紙的做法喔!第一個步驟就是:把用過的紙撕碎!撕愈細愈碎愈好!將撕碎的小紙片泡水,方便打漿,泡水一天後,將快爛的小紙片放入果汁機內,放入些許的水,打成紙漿.把紙漿倒入盛水器皿後加入水攪拌稀釋,把稀釋過的紙漿倒在絹版上。大體上粗糙一點的紙漿,很有樸拙的感覺,而細緻一點的紙漿,則以絹版將紙漿撈起並輕輕搖晃,直到紙漿均勻布滿整個版面,經過一天風乾,就可以把絹版上已製成的紙張撕下來了!如果在水中加入顏色,就可製造出有顏色的紙張。然後我有看到他做的自製紙喔!還有放枯黃楓葉耶!真的好有秋天的氣氛呢!
一甲14號許瑞倫


Comment by 許瑞倫 (11/20/2006 15:52)


2006年10月14日 星期六

20061014專訪韓阿梅老師


星期六, 十月 14, 2006




面向教師的時候


專訪 韓阿梅老師




-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韓阿梅依然脫穎而出,他到底有什麼致勝秘訣?



面向教師的時候

-在激烈的全球競爭中,韓阿梅依然脫穎而出,他到底有什麼致勝秘訣?


鏡頭拉到陳小貶家隔壁。凌晨四點,當整個陳小貶家隔壁 都還沉睡在睡夢當中,韓阿梅才拉下了竹西高校 的鐵門。三年前韓阿梅 ,不顧家人的反對,毅然投入了教師 產業,但是三年過去,在所有人都不看好的狀況下,韓阿梅儼然已經成為了空有雙手沒有名牌包的可憐女性同胞,帶領竹西高校成為教師中的箇中翹楚。


竹西高校創造了兩個世界第一。第一個第一是年產量一一五萬噸的未來的軟趴趴草莓大福,是全球未來的軟趴趴草莓大福產量最高的公司。第二個第一是去年創造九千八百兆的營收,每人平均產值十八兆台幣。


七年級前段的韓阿梅外表看起來就算沒有名牌包還是很美麗,說話時洋溢著一種有智慧的神采。「那個時候環境實在是非常的難易適中。」韓阿梅喝了一口手中的地瓜稀飯,摸了摸沒吃完的荷包蛋,接著說。「不過,就算環境是多麼的難易適中,我依然相信,『CSI-LV比較好看 』。」


韓阿梅的座右銘是「CSI-MIAMI好人何愛耍帥」,他便是靠著這樣的精神,刻苦走來。「一開始真的是很糟,後來稍微好了一些,但是就在以為稍微好一些的時候,結果又遇到了重大的失敗,不過,咬咬牙,最後還是過去了,那段時間過去之後,總算是有一些起色,但是最近還是不怎麼好」韓阿梅散發著不凡的樂觀與自信。


韓阿梅出身於一個可以的家庭,父親是CSI-NY的包子老闆,母親則是CSI-MIAMI的驗屍官,從小灌輸韓阿梅傳統可以的教育,在大學時主修消費促進生產效能理論與全民偽菁英運動,同時也修習了俄、德、法、義、美、日、英、澳八國語文,在這樣一段平淡的日子中,韓阿梅卻深深體會到了僵化教育體制下的不足。「這樣的日子,不是我要的!」在大學的第三年,韓阿梅便著手創辦竹西高校。


作為CSI-NY的包子老闆的兒女,他的辛酸沒人知。做得好,人家會說,就算他做的是教師,可是還是歸功於他是CSI-NY的包子老闆的兒女,是父親的庇佑;做得不好,人家說他是敗家子。壓力沈重的韓阿梅,卻不躁進的從細節開始扎根。


韓阿梅強調細部設計的重要性,因為不僅要有個別深入的專業技術,還要了解其他技術能力。工務部的任務是當工廠與機器設備等基礎工程完成後,工程師要負責提高設備的效率、安全,並降低成本。為了達到這些目標,細部設計需要擁有不同專業領域的知識,掌握各種細節,例如溫度、壓力狀況,進行調整,發揮效率。


韓阿梅重視細部訓練,強調任何工作都要遵循標準作業程序,每個細節都要徹底執行


即使如此,第一年竹西高校還是虧損了九千三百六十二億四千五百八十萬元,除了必須要靠信用卡度日,甚至還必須向地下錢莊貸款,到後來仇家甚至花錢買兇,黑道組頭也揚言要殺他全家,殺人手法包括縱火、下毒、假車禍、開瓦斯氣爆、還有一桶汽油外加一跟番仔火…儘管如此,這都不能夠動搖韓阿梅堅持發展教師產業的決心。


這時候,韓阿梅遇到了一生中最重要的伴侶-,帶領他開始閱讀《九陰真經》,給了他精神上的支持。「如果那時候沒有的話,我真的不知道我會怎麼辦」韓阿梅長長地嘆了一口氣,「那時候,我真的差點要去隔江猶唱後庭花了!」


「教師就跟柔道一樣,不是一天可以練成的!」痛定思痛之後,韓阿梅也對教師從此有了更多的體悟。「但是,成功也不是一切。對我而言,這個世界上還有更重要的價值。」


韓阿梅明年七月十五日即將帶著竹西高校前往台萊塢發展。施曉得認識韓阿梅已經長達十年之久,三年來,看到韓阿梅怎樣一步一腳印走向成功。「認識這麼久,我必須要說,韓阿梅,真的,他,真的很不簡單。」施曉得這麼說。


文章到底是誰寫的


請到下面的網址


http://saloon.twbbs.org/~zonble/bw.php


填完以後就出現上面的文章囉




我的名字是:
我最近聯絡過的一位朋友:

我現在是幹
這一行的
我現在在
工作
我住在

我現在做的工作製造的是

我現在可以算是個

我看起來
、同時也很
我最欣賞的當代思潮
、以及
我最喜歡喝

我身邊有一個

我的生活很

我最喜歡的作家說過

我最喜歡的一句歌詞是

我最欣賞的男性

我最欣賞的女性

你喜歡那一種小動物

你最討厭的行為是

我最喜歡的一本書

我最想去
旅行
你覺得 zonble 這個人怎麼樣?







[回覆]


如果是真的
還不知道該哭該笑


我倒是好奇要怎樣填空才會有正常的文章


這個網頁好像預設每個人最喜歡的男性跟女性一定是爸爸與媽媽
有人是這個樣子咩?


Comment by 喜歡這篇文章的梅子 (10/14/2006 15:04)



[回覆]


為什麼只有寫王建民的網誌才會有學生回應呢


好孤單啊


Comment by 需要鎂光燈的梅子 (10/14/2006 15:08)



[回覆]


嗯..整個無言的內容...看不太懂。


Comment by 保 (11/12/2006 14:50)


2006年10月12日 星期四

20061013 今年學測熱門考題喔(應該會在延伸閱讀部份吧我猜)


星期四, 十月 12, 2006



學測 指考大熱門


醫學:2006年諾貝爾生醫獎-意外的干擾











Sciscape新聞報導

2006年諾貝爾生醫獎桂冠由兩位美國科學家 Andrew Z. Firer 和 Craig C. Mello 共同掄元,以表彰他們發現 RNAi 干擾基因表達的現象。


長久以來,科學家公認的分子生物學中心教條為-雙股DNA為基本的遺傳物質,雙股DNA會先轉錄成單股RNA,單股RNA接著再轉譯成蛋白質來執行實質的生理功能。大部分的學者也認為,單股RNA充其量也只不過是扮演串場DNA變成蛋白質的中場配角,很少有科學家會將想到RNA也有可能會直接參與調控基因的表達。


1998年時,Fire 和 Mello 發現將 unc-22 基因的同義單股RNA(阿梅說:基因轉錄出來的mRNA)反義單股RNA(阿梅說:與同義RNA互補)微注射至線蟲的胚胎裡,都無法觀察到線蟲因 unc-22 基因被調控後的表現型 (phenotype)(阿梅說:意思是基因還是會表現啦)。有趣的是,當他們將這兩段序列互補的單股RNA黏合成為雙股RNA時,再將這段雙股RNA注射至胚胎,竟然可以忠實地干擾 unc-22 的基因表達(阿梅說:基因無法表現了!)他們首度將這個意外發現的"基因沈默"現象稱之為- RNA干擾 (RNA interference, RNAi),並且將這個實驗結果發表於 Nature [1]。


在這篇期刊論文裡,他們大膽地假設 RNAi 的干擾現象可能是普遍存在於各種生物體裡的防禦機制。(阿梅說:當細胞中有雙股RNA時,對細胞來說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所以會合成一種酵素,將這些雙股RNA分解掉,連帶的跟這段雙股RNA相同序列的單股RNA也會被分解掉,本來這個單股RNA要去做的轉譯工作也隨之停止囉~)


隨後不久,Mello 也小心地實驗證明 RNAi 的干擾機制主要是藉由雙股RNA忠實地干擾其標地的訊息RNA (mRNA)之基因表達 [2]。


有趣的是,Fire 和 Mello 從發現 RNAi 的干擾現象到奪得諾貝爾桂冠僅僅花了八年的時間。筆者認為主要的原因有三:


ㄧ、 RNAi 的技術近年來已被廣泛地引用在取代"基因剔除"的技術,這項技術可以大量的節省研究人員的研究時間和經費。隨著各項模式生物的基因組陸續完成定序,使用 RNAi 干擾的技術更可以完成一次大規模掃蕩剔除所有功能性基因的雄心壯志 [3]。


二、 這五年來,微RNA (micro RNA, miRNA) 紅到發紫的研究熱潮也加速 Fire 和 Mello 掄元桂冠的速度。 miRNA是生物體內自行合成的一段長髮夾型單股RNA,miRNA並不會被轉譯成蛋白質,相反地,miRNA會經由類似 RNAi 的抑制基因表達機制來調控生物體本身的生理功能 [4]。鑑定 miRNA在何時表達,何處調控已儼然成為最熱門的研究之一。


三、 結合 RNAi 干擾的技術與 miRNA的生理作用機制,可以提供未來以 RNAi 干擾的技術來治療人類癌症或退化性疾病的基石。 RNAi 干擾的臨床應用已初步在長尾獼猴上被證明有效 [5],未來實質應用在人類疾病的治療上應是指日可待。


繼2002年後,2006年諾貝爾生醫獎再度頒發給以"線蟲"作為研究題材的學者,讓這個看似不起眼的小蟲再次成為當紅炸子雞!或許不久的將來,線蟲學者又會再次風光地回到斯德哥爾摩的頒獎台上!


阿梅說:上面這個是RNAi最基本的一個概念,但是實際上的機制還牽涉到其他的步驟喔


Fig H-2: RNA Interference - Simplified Mechanism







20061012基礎生物2-3.4投影片



20061012基礎生物2-5原生生物投影片



2-5原生生物


有點小複雜 但是只要把握 原生生物是單細胞或是簡單多細胞的生物


有像植物的、有像動物的、有像真菌的


u/






[回覆]


檔案連結好了~~


Comment by 梅子 (10/16/2006 01:44)


2006年10月11日 星期三

20061008美麗頭前溪河濱生態公園


星期三, 十月 11, 2006



頭前溪


美好的五天中秋國慶連假 我們沒有去給人家賺錢 呆再竹東就可以玩的不亦樂乎


接續著上次我們在快速道路及北二高橋下看到的溼地公園 這次我們往上游走了一些


來了竹東一年 從來沒有去過沿河街 這次我終於有機會去看看


也是利用生物自然淨化水質的功能 這個公園主要的展示主軸就是對比出淨化的結果


所以一進去就聞到還未經淨化的污水發出刺鼻的臭味 越往裡面走 大大小小的人工水池及小溼地顯然發揮了很大的功能 因為水漸漸變清澈 自然也沒有臭味了


而且可以藉由高架橋下的小路徑 通往上次我們看到的河濱公園 所以是一個十分棒的散佈運動地點


水池裡面雖然不見得都是台灣原生的水生植物 但是茂盛生長的情況還是很美麗



11


11


11


11


覺得很棒的原因 除了很美之外 還包括這裡是一個很棒的上課取材地點


像是基礎生物第二章的各界生物都可以在這邊找到 而第三章的群集與生態系互動也可以在這邊觀察到 第四章的生物處理更是這裡主要的設置目的 可惜能跟我分享的學生少之又少Cool







[回覆]


我若是被抓去關 就是這篇文章害的
^^;;


Comment by 賊仔梅 (10/14/2006 15:06)